深圳海关创新物流监管模式--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资源高效流动

2020-01-15

《国门时报》3月22日讯 在前不久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粤港澳大湾区是热门话题之一。代表委员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美好蓝图和施工图已绘就,希望粤港澳抓住历史性机遇,早日实现规划愿景。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增强广州、深圳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与香港形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港口、航运、物流和配套服务体系,增强港口群整体国际竞争力”,“推进广州、深圳临空经济区发展”。

3月5日,深圳前海国际海运中转分拨集拼中心内,一批从越南进口的自行车配件按照货物流向完成分拨,进口货物直接经园区进口,中转货物和同一航线的一批套装玩具进行拼箱后,发往墨西哥。这改变了原来在新加坡进行分拨集拼、再经香港中转的物流模式,企业节省了仓租和人力成本,而且物流选择更加灵活。

建设前海国际海运中转分拨集拼中心,是深圳海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新物流的重要内容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深圳海关关长陈小颖说,“我们举全关之力参与其中。”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之前,深圳海关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重要讲话和对深圳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结合海关总署党委和地方党委政府要求,聚焦促进大湾区要素资源的高效便捷流动,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除了前海国际海运中转分拨集拼中心,深圳海关还积极建设离港空运服务中心。过去,内地到香港机场的货物需先办理通关手续,到香港机场后再打板理货,重复理货、时间不可控,是企业的最大痛点。深圳海关与香港方面合作,创新监管机制,自去年10月中旬起,尝试把香港机场国际空运的打板理货等业务前置、集约到前海,实现“航空货运直通登机”,企业物流时间大幅缩短。

今年截至2月20日,经前海“登机”的进出口货物达980余吨,货值30余亿元人民币。下一步,深圳海关将根据发展需要实现“安检”业务前置,进一步提升集约化效能,并拓展服务至粤澳其他空港。

此外,深圳海关还一揽子推出了“同船运输”和“整船换装”业务模式、创新入境“1+2+3”检验监管模式、推广“跨境一锁”“一检双放”等创新举措,全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总人口7000万,每年进出境旅客5亿多人次,是总人口的7倍。人员对外交流和跨境流动活跃度高,是粤港澳大湾区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海关监管机制、模式都需与之相适应。”陈小颖说,“要立足海关职能,增强深圳核心引擎功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

日前,由陈小颖任组长的深圳海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从职能出发,根据职责任务分工,确立了深化深港合作、推进口岸建设、重大项目对接、监管机制创新、科创产业支持五个方面工作重点,紧锣密鼓地部署10项具体工作。

对于如何结合深圳关区实际,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深圳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陈小颖表示,立足职能,整合资源,积极推动湾区内人流物流等要素合理流动,以更精准有效的监管促进深港贸易便利化,共绘大湾区建设新美景。(戴群艳)